30岁之前没很狠拼过,
	
	
		30岁之后加倍偿还
	
	
		如果你30岁还没有成功的迹象,
	
	
		等待你的很有可能
	
	
		就是一辈子下坡路了
	
	
	
		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,20岁;
	
	
		小扎创办Facebook的时候,不到20岁;
	
	
		Evan Spiegel创办Snapchat的时候,21岁;
	
	
		乔布斯创办苹果的时候,21岁;
	
	
		……
	
	
		而80年出生的人,今年已经37了。
	
	
		职场沉浮十几年,如果35岁之前,你的事业还没走出一条上扬的曲线。
	
	
		很有可能,你的下半辈子就要下坡路一直走下去了,
	
	
		等待你的,
	
	
		很有可能是
	
	
		被90后干掉。
	
	
	
		裁员、减薪潮
	
	
		大公司之恶
	
	
		昨天夜里,我的多年好友J,突然给我打电话,说总部发文把他所在的部门集体降薪12%,给他两个选择:要么接受降薪,并优化他的团队,要么调任别的部门,但无法保留大区VP抬头。
	
	
		他不知道该跟谁说,甚至不敢告诉他的男朋友,只能向我这个远离生活圈的老友诉苦。
	
	
		他有这一天,我一点都不意外。
	
	
		J是70后,早年在硅谷打拼,第一份工作就是年薪百万。
	
	
		这十几年来,他历经了多次30%以上的大裁员,他从来都稳坐管理层,有惊无险。
	
	
		他所在的行业壁垒很高,该公司数十年位列全球50最佳雇主前茅,拥有近乎垄断的技术资源,企业文化好到没天理,弹性工作制,从不加班,人均每年至少5-15%涨薪幅度,额外提供技术服务,按每小时1200美金计。
	
	
		J在这家公司7年了,3年前他曾意识到自己在舒适区里呆了太久,想跳槽,纠结了大半年,最终还是因为无法抗拒高薪酬、高福利、轻松稳定,而维持现状。
	
	
		他丧着脸说:这年头上哪儿找年薪200多万,还那么轻松的工作啊?
	
	
		我说:就你这点工作量,撑死了值年薪50万。
	
	
		他说:是啊,我真的适应不了创业公司的节奏,我老婆还有3个月就要生了。要不我还是降职调岗吧,就是报告给老朋友有点怪怪的…
	
	
		我一听就火了:
	
	
		
			3年前,你身价最高最抢手的时候,你贪图安逸,舍不得走。现在你40岁,干的还是30岁时干的这些事儿,拿的却是当年的2倍薪水,你有今天,很意外吗?
		
		
			今天你接受了降职调任,2年后,等着你的就是朋友撕逼+劝退+儿子看不起一个42岁就失业在家的老爸。
		
		
			在你的身上,我看到了“大公司之恶”,未来你注定会遭遇的一切中年危机,都在意料之中。
		
	
	
		那天晚上,他一个人在酒吧喝了一夜,谎称出差,不敢回家,不敢告诉他老婆曾经被年薪百万的高帅富,如今也在降薪、裁员名单上。
	
	
		然而,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。
	
	
		等他的孩子生下来
	
	
		房子、奶粉、教育,每一分钟呼吸都要钱
	
	
		父母老了
	
	
		孩子幼升小
	
	
		太太放弃对事业的进取
	
	
		任何家人 生一场病
	
	
		都能把焦虑烦躁的他
	
	
		推向深渊
	
	
		70后、80后的中年危机
	
	
		这才算真正开始。
	
	
	
		创业公司,
	
	
		从赶时髦到人人自危
	
	
		从2014年起,“诗和远方”和“创业”成为了提辞职最时髦的理由。
	
	
		2015年,出来创业的小伙伴们,到了2017年,都关门倒闭得差不多了。
	
	
		老友A,70后,前资深媒体人,高调加入一家音乐分享社区,每天在朋友圈刷福利旅游、公司早餐、洋气的办公环境。
	
	
		8个月后,低调地拿了赔偿金,踏踏实实回家当全职公号狗去了,每天早上七点在互推群里发早安,求转载红包。
	
	
		如此坚持了已经好几个个月,群里还没有1个人转载过他的文章。
	
	
		也许是在其他群里颇有斩获,pv终于从300涨到了1500,离传说中的年薪百万公号狗,大概还差1个光年的距离。
	
	
		老友G,85后,创业开了家孕妈团购电商,斥巨资租下豪华办公室,按照亚历山大的高逼格标准装修了健身房,dau才做到900,资金链就断了,老老实实回老家开小店。
	
	
		老友F,80后,1年半换了3家公司,年薪从100w降到45w,号称擅长商业变现,同一个无力的谎言说了太多次,就没人信了。现在待业在家,替雇不起销售团队的数家创业公司兼任广告总监,按销售分成,每天在家打几百个电话,抽完了3包利群,也未必能卖出一单。
	
	
		还有更多的前同事、前同行,扎堆去了乐视、百度、一点资讯的运营,全都没呆满1年就又跳槽。
	
	
		而那些至今没敢跳出体制的公务员、主编、市场总监们,近3年来,年收入一年比一年低,压力一年比一年大,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,一年两次裁员早已习惯,严格控制运营成本,团队自然淘汰,只出不进。
	
	
		我最要好的好朋友,3年前就想跳槽,早就跟她说2018年,大批杂志、报纸时尚编辑失业,她们一定愿意降薪来抢你们奢侈品行业传讯总监、PR、市场经理的工作,你赶紧转型,赶紧找更好的机会。
	
	
		这3年来,她也一直在看机会,然而猎头提供的职位、薪酬,也大不如前。
	
	
		3年前,一线奢侈品牌的传讯总监,能拿到120万年薪。
	
	
		超级大牌甚至连Senior Manager都能拿到百万年薪。
	
	
		然而,这几年来,精品业Pr D,Marketing D,行情一路看跌,月薪从10w一路跌,跌破6,小牌子甚至跌破4。
	
	
		最近,某知名品牌招Marketing D,月薪居然才3w5?!!!
	
	
		2015年底,猎头还给我推荐过某超级大牌120w年新的Digital Marketing Head职位,这才2年不到,就跌成这样。。。
	
	
		即便如此,月薪3w+,对于大批濒临失业的媒体人来说,仍有着巨大的诱惑力。
	
	
		毕竟在他们有限的认知范围里,奢侈品行业的公关和时尚杂志的编辑,干的活儿好像也没什么本质性的差别?!
	
	
		当然,这只是一种假象,绝大多数时装编辑,连最基本的Manage老外老板的能力都没有。除了把市场搞得更人心惶惶,并不会改变行业规则。
	
	
		很多在朋友圈里看起来过得风光无限的人,其实整晚整晚睡不着。
	
	
		上个月,我每天都收到超过20份同两家媒体公司的运营和销售简历,而这两家公司的高层,都是我认识多年的老熟人。
	
	
		其实,我特别想问他们,你们公司怎么了?
	
	
		当然,最终还是忍住了。
	
	
		在过去2年里,北京的望京曾经风光无限,阿里巴巴、微软、奔驰、360、凤凰、美团、陌陌、艺龙、携程、智联、触控、特斯拉…
	
	
		我们经常开玩笑说,CBD那么多优质时尚女,真应该经常来这里遛遛,一不小心就撞上几个身价上亿的。
	
	
		在这2年里,我们眼睁睁看着望京地区,写字楼租赁中介口中喊的最低价,从12元一平米跌破了6块。每个月都有中小型公司搬出去搬回来,扩张紧缩,裁员扩招,繁荣萧条,人来人往。
	
	
		在电梯里,我听见一个工程师在抱怨说:再也不去创业公司了,一个倒闭一个倒闭,有一个倒闭
	
	
		他朋友说:那你去大公司呀
	
	
		他又抱怨:大公司裁员裁员又裁员
	
	
		他朋友又说:那…难道就没有一个不那么大,又不至于倒闭的中型公司吗?
	
	
		他说:有是有啊,就是太累了,人家也不要我,我也不想去,老板都太抠门了
	
	
		听到这样的对话,真心只能对他 
	
	
	
		30岁以上,月薪2万以上
	
	
		最容易被裁员
	
	
		跳槽?
	
	
		去哪儿都一样
	
	
		2005年,我的同学本科一毕业就靠家里的关系去了中XX国企,起薪虽然不高,但各种福利、奖金,工作2年,已经能年入50w。
	
	
		2016年,中石油营业额同比跌了6.3%,净利润跌了77.9%,当年舒舒服服拿管了几十万年薪的老司机们,从14年开始降薪裁员,每月到手连1w都不足了,想跳槽,拿着10年没动过的简历出去逛了一圈,家家都摇手。
	
	
		家家给出的理由都一样:“就你这点工作量,一个6k的90后就能完成,精力比你旺盛、干劲比你足,我为什么要花1w5雇你啊?
	
	
		你是比90后多一点点经验,但你多出的一点点经验,能比2个90后创造的价值更高吗?”
	
	
		兜兜转转,找了一圈,你也迷茫了,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么不值钱啊?!
	
	
		国企都在关停并转,民企也没好到哪里去,网友X家在江南沿海城市,是靠做打火机起家,挣了第一桶金,现在国内的人工成本越来越贵,已经远远超越了菲利宾、缅甸。
	
	
		我的家人有好几位认识了十几年的老朋友,十几年来,家里都是靠给奢侈品大牌做代工的,鼎盛时期,也曾经身价上亿。
	
	
		这5年来,接连关闭了生产线,变卖机器、遣散工人。
	
	
		家里的二代们,拿着家里的积蓄,尝试过从操旧业做针对国内市场的服装品牌,无一成功,纷纷一头扎入了北上广求职之路,从零做起。
	
	
		谁都别看不起谁,被虚荣心绑架的结果,就是提前出局。
	
	
	
		我和你一样害怕失业,害怕创业失败,害怕走出舒适区,害怕从头开始……
	
	
		然而,害怕也没有什么卵用。
	
	
		30岁之前,没有狠狠努力过的
	
	
		30岁之后,等待你的是加倍偿还
	
	
		当你从舒适区被赶出来之后,你会发现,其实过去10年,你学会的那些本事,根本不足以形成“无可替代”的壁垒。
	
	
		一劳永逸的金饭碗,根本不存在。
	
	
		和你比起来,那些激进、强韧、没心没肺、教育背景良好,从小在优渥的物质环境下长大的90后,他们爱憎分明,活力四射,不循规蹈矩,不迷信权威,虽然一身毛病,却朝气澎湃,随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事去死。
	
	
		30岁之前没有狠狠努力过的80后,
	
	
		正在被90后干掉。
	
	
		同样,不思进取的90后,
	
	
		也会被更激情热血的95后干掉。
	
	
		老天正在惩罚不愿改变的人。
	
	
		你只有拼命奔跑,才能停留在原地。
	
	
		我和你一样反感、厌恶、抗拒这种90后对80后的集体“唱衰”,
	
	
		但很遗憾,我们不得不承认:你犯过最可怕的错误,就是,什么都没做,只是老了。
	
	
		现在开始改变,还来得及
	
	
		绝地反击